自主思考 同儕共學

透過雙向互動課堂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
享受多元豐富有創意的學習過程。

追求易用性

直覺式設計,無需查閱操作手冊即可輕鬆上手

LoiLoNote School的設計介面簡單易懂,任何人從接觸它的那一刻開始就能擬定自己的想法,並涵蓋從小學到大學都能立即使用的高操作性。
適用於所有作業系統,可在多作業系統的混搭環境中順利使用。

打造自主學習課堂

打造自主學習課堂

LoiLoNote School在生生有平板的時代,是一款能培養學生獨立性與合作學習的課堂支援平台。從小學到大學,所有資料和想法都能無限量儲存,不必擔心容量的問題,進而從中培養自主思考和學習的習慣。

教師可以輕鬆地傳送和接收材料、管理提交的資料,透過思維工具所設計的的課程來培養思考、判斷和表達能力,並可輕鬆地以測驗進行自動評量,達到個人最佳化學習和協作,同時減輕教師的負擔

配合使用網頁過濾器將網路安全地融入學習中,亦可透過網路夜間使用限制功能提高在家學習的品質。

支援教師增能共學

支援教師增能共學

LoiLo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提供支援,協助導入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我們不斷思考能為下一代的孩子做些什麼,並與老師們一起分享我們對教育的熱愛。

我們制定了專屬的培訓課程,提供免費的到校和線上研習。並收集由全國各地的認證教師所撰寫的教案和各學科的應用方法。 此外,我們也支援不同地區教師社群的運作,並協助舉辦教師間的交流以及分享活動。

各縣市導入實績

全台各縣市中小學廣泛導入LoiLoNote,計有1,420所學校,涵蓋率為33%,為師生提供嶄新的數位學習模式。
透過直覺式的操作與高度互動的學習環境協助教師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專注於學習!

LoiLoNote School 培育「思考力」「簡報力」「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之雲端授課支援系統

合作學習與
課堂支援平台

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

🗒🖊📸數位筆記

  • 支援觸控筆/手寫

    支援觸控筆/手寫

    提供如紙張般自然的書寫手感

    LoiLoNote 精準回應筆跡,無論是書寫文字或繪圖,都能依需求選擇適合的風格。支援手寫文字自動轉換為印刷體、翻頁、放大縮小、移動、複製、刪除等操作,所有功能皆可透過筆或觸控完成。這款數位筆記工具結合紙張的使用感受與數位的便利性,打造出完美的書寫體驗。

  • 實現從過去到未來的學習延續性

    實現從過去到未來的學習延續性

    隨時檢視或瀏覽所有學年所有科目的學習資料

    LoiLoNote 提供無限制的學習資料儲存(如 PDF、照片、影片、網頁、文字、音訊、AR),無論學年或課程,皆可按年度保存並隨時瀏覽、搜尋過去內容。將所有單元資料集成於一冊筆記中,學生可掌握學習全貌,激發新的發現與創意,支持學習連續性並協助創建完整的學習檔案。

  • 靈活運用多媒體製作教材

    靈活運用多媒體製作教材

    整合影片、照片、音訊、PDF、網頁等資源製作簡報或影片

    結合影片、相片、音訊、PDF 和網頁,用手指或筆就能建立幻燈片和編輯影片。 媒體編輯功能可以編輯當場拍攝的影片、圖片和音訊,此外可手寫、加入文字、裁切、錄音和變更播放起始點等, 只需簡單操作,即可建立多媒體教材和簡報。

👋🗂️💬數位白板、合作學習

  • 實現合作學習的數位白板

    實現合作學習的數位白板

    開發教室專用的共同編輯工具

    LoiLoNote 提供多樣化的合作學習功能,讓小組、班級甚至全年級都能進行同步編輯和創作。同時,系統提供編輯紀錄履歷與筆記還原功能,有效防止不當更改,確保合作學習安全無虞。

  • 即時監控,實現個別最佳化學習

    即時監控,實現個別最佳化學習

    隨時掌握學生進度,提供個別支援

    教師可即時查看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思考過程,提供針對性的支援,幫助學生達成最佳學習效果。此外,學生之間的相互參照能同時支援個別學習與合作學習,深化學習效果。

  • 透過參考全班回答進行互學

    透過參考全班回答進行互學

    共享答案,相互參照、相互考評

    經教師允許,學生可相互參考彼此的答案,從中獲得啟發,還可利用「使用」功能進行相互評價。教師亦可將選定的答案展示於螢幕上進行比較。

🐠🪼🔺培養思考力、判斷力與表達力

  • 培養思考力、判斷力與表達力的深度學習課程

    培養思考力、判斷力與表達力的深度學習課程

    透過思維工具將想法可視化,激發創意

    LoiLoNote 的思維工具讓學生將思考過程可視化,鼓勵創意發散並逐步引導至最佳答案。當思考以可見形式呈現,學生能更清楚理解自己的思維過程,並能在互動中清晰表達,促進課堂討論。同時,學生可以透過比較自我與他人觀點,激發新視角,重構知識框架。這種發散與收斂的過程適用於各學科,有助於實現深度學習。

  • 簡報

    簡報

    只要用線連接卡片,輕鬆完成簡報

    LoiLoNote 讓學生輕鬆通過卡片連接順序,嘗試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最佳形式傳遞訊息,省去設計的繁瑣,專注於內容呈現。思維工具將思路可視化,透過卡片的整理與連接,協助學生構建邏輯嚴謹的論述,展現自我,提升表達能力。

  • 彙整AI時代如何以各學科來培養學生必備的「思考力」

    彙整AI時代如何以各學科來培養學生必備的「思考力」

    在各科目中使用思維工具的方法

    在人工智慧取代思考的時代,我們需要重新檢視人類「思考」的基本能力。透過積極地將思考活動融入學科教育中,可以鍛鍊學生的思考能力,成為能夠為自主思考的人。 將思考過程可視化加上提交和討論,學生可以養成一邊自主思考一邊與AI共同學習的習慣,而非僅僅依賴AI。整套的思維工具科目別活用方法是在教育業界專家黑上晴夫教授的合作下製作完成。

課堂支援

課堂支援

🎲📊🎮學習管理與雙向互動課堂

  • 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的課堂輔助功能

    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的課堂輔助功能

    互動式雙向課程,打造全員參與的課堂

    教師的畫面可以廣播到學生的螢幕上,在講課可以一邊翻頁一邊即時書寫。 此外,即使在沒有投影機的環境下,系統也能透過同步播放影片、部分放大、變更播放區間和同步書寫,實現有效的教學。教材可一鍵定時分發至全班或個別學生,並自動通知避免遺漏,甚至可以指定 Web 或 PDF 特定頁面進行分發,讓教學更簡便。

  • 展示全班的繳交內容、批改後個別回傳

    展示全班的繳交內容、批改後個別回傳

    網格管理,輕鬆批改與個別回饋

    繳交欄位以網格形式呈現,教師可以清楚看見所有學生的回答,一邊比較一邊進行考評;亦能即時掌握未繳或遲交情況,適時給於指導。此外,每位學生的繳交資料還能以年度清單方式列表,方便回顧與確認;還能以批次列印,製作成績時非常有用。

  • 培養個別能力

    培養個別能力

    根據每個學生的理解程度,提供最適當的個別指導

    系統輔助評估每位學生的理解程度,讓教師可以提供最適當的個別指導。 透過聊天功能,學生和老師可以互相傳送文字和圖片,讓溝通更順暢。 此外,由於交換的資料是利用「時間軸」功能依時間順序整理,教師可以掌握發送給學生資料的狀態,以及整個班級的互動內容,有助於提供個人化的支援和指導。

🎲📊🎮自動計分測驗功能

  • 激發學習動機的測驗亦能做到最佳個人化

    激發學習動機的測驗亦能做到最佳個人化

    能夠匯入影片、圖像和音訊的測驗卡和問卷卡

    可在測驗及問卷中添加影片、圖片和音訊,讓學生投入學習。教師可即時查看學生的回答,迅速掌握理解度並調整教學。系統支援多班級統計,便於年級測驗及校內問卷整合,可以從 Excel檔案匯入創建題目,重複使用既有數據效率加倍

  • 問答題也能自動評分!可參閱解說進行自主學習

    問答題也能自動評分!可參閱解說進行自主學習

    選擇題、算式、單字、短文皆能自動計分

    系統可設定多種正確答案及細緻評分條件(如單複數、簡答題等),自動評分的時機可由教師決定。每題可設定分數,並以Excel格式匯出統計。自動評分後,學生可查看教師解說,按自我學習進度進行復習。

  • 搶答、定期考試和CBT。

    將測驗轉化為學習,提供多樣的出題模式

    教師可同步發送問題至全班,即時以圖表或表格查看結果。系統支援按學生個別步調作答,適用於測驗、練習或作業。在遊戲模式中,學生可以享受以搶答形式回答問題的樂趣。也可以反覆答題,直到答對為止,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此外還可以使用隨機派題功能,進行重點重複練習,進一步加深理解

💻🔮👨🏻‍💻班級管理

  • 提升專注力的班級管理功能

    提升專注力的班級管理功能

    集中管理學生課堂行為

    上課時,教師可以控制學生的操作,以提供適當的學習環境。 例如,在老師希望學生專心聽老師講課的情況下「螢幕鎖定」,希望促進學生之間自由互動時,開啟「允許學生間傳送」;合作學習後能夠將共享筆記設定為檢視模式,可根據課程目標靈活管理。

  • 監控學生間的互動

    監控學生間的互動

    能夠確認學生間的互動履歷、以及過去的筆記之安全設計

    可以檢查學生的資料傳輸和接收記錄以及網頁瀏覽記錄,全面掌握學生的活動。 這有助於防止惡意篡改和快速回應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系統還提供還原過去筆記的功能,確保學生安心學習。

  • 出缺勤確認、健康觀察與心理關懷

    出缺勤確認、健康觀察與心理關懷

    自動匯總學生出缺勤及健康觀察資訊

    學生出缺勤與健康觀察資訊可自動彙總, 除了每天的記錄外,並可依日或月批次輸出。 缺席原因可由教師依實際情況新增或變更。 此外,還有行事曆顯示功能,可顯示彙整結果,讓資訊更能直觀掌握。

  • 繳交情況分析與考評

    繳交情況分析與考評

    可供考評的功能

    可以列出每個學生提交到繳交盒的內容,還可以檢查繳交率、繳交預覽以及繳交日期和時間。 每個學生的繳交狀態一目了然,方便處理成績,也可在個別輔導時作為資料使用。繳交截止日期和繳交狀況也可快速地檢查,並可以Excel檔案形式輸出。

網頁過濾

網頁過濾

  • 設定僅在課堂上使用的網頁

    設定僅在課堂上使用的網頁

    從應用程式變更權限或封鎖

    每位教師都可以從應用程式變更學生瀏覽的設定,即使該頁面屬於禁止學生瀏覽的類別。例如,在整體封鎖YouTube的情況下,教師可授權學生觀看特定的YouTube影片。

  • 即便是全球最新的有害網站也馬上封鎖

    即便是全球最新的有害網站也馬上封鎖

    除了類別識別外,還可為教師和學生分別設定按清單(黑/白)瀏覽網域/個別URL的功能。

    系統使用AI不斷更新全球網站類別,能立即判斷新建立的網站。 可透過清單為個別URL和網域設定獨立的教師和學生存取權限。

  • 檢視設備使用時段與網頁瀏覽紀錄

    檢視設備使用時段與網頁瀏覽紀錄

    確認載具之作業狀態和網頁瀏覽記錄

    系統可顯示設備的啟用狀況、瀏覽記錄及使用時段,方便行政區或學校管理設備使用情況,並制定更有效的使用策略。

  • 學生夜間瀏覽限制

    學生夜間瀏覽限制

    長假也可放心帶回家使用! 夜間使用限制

    可以設定哪些網站在夜間限制時間內也可以瀏覽。 例如,可以設定僅可檢視學習網站。設定可由行政區管理員統一執行,或在學校內由學校管理員執行。

  • 行政區當局以批次作業,綁定轄內所有學校

    行政區當局以批次作業,綁定轄內所有學校

    所有的行政區均可變更設定

    市政府管理員可設定變更是由市政府或學校優先處理。
    如果設定「行政區優先」,行政區端可以管理所有學校。
    如果設定「學校優先」,則可以單獨管理每所學校。

行政區與學校管理

行政區與學校管理

  • 行政區管理員可一次建立所有學校使用者帳號,並可檢視使用數據。

    行政區管理員可一次建立所有學校使用者帳號,並可檢視使用數據。

    SSO/ 名冊批次登入/全校網路過濾器管理/自動畢業.關閉課程/確認使用統計

    行政區管理者可批量登錄全校學生與教師帳號,並檢視使用統計資料。系統支援 Google ID 和 Microsoft ID 的單一登入(SSO),並允許行政區及學校管理者進行帳號管理。此外,系統還能查看操作紀錄、每日活躍用戶數及登入率,支援高效管理。

  • 全行政區 /各校/各班之數據共享

    全行政區 /各校/各班之數據共享

    依用途靈活設置的雲端資料夾

    系統支援行政區範圍內的資料共享,開啟共享後同一行政區的教師可查看相關資料,方便教育局處或數位辦公室派發通知與分享案例。

  • 行政區負責人專屬的導入後支援

    行政區負責人專屬的導入後支援

    提供行政區與管理者之資源

    LoiLoNote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考型課堂」,提供改善班級的環境,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支援頁面中,我們分享了許多有關教學的專業知識。 也為管理者和教師收集了實用的資訊。

  • 對應教育雲端帳號(開發中)

    對應教育雲端帳號(開發中)

    教育體系單一簽入服務

    現職教職員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教育雲端帳號單一簽入。各校的使用數據也會透過API傳送至教育部大數據庫進行分析。

教師資源

教師資源

教師社群

教師社群

產品介紹影片

期待您的諮詢

實現安全、穩定的學習環境

數位學習浪潮下導入實績成果斐然

13,000+
全球導入LoiLoNote的學校

20,000+ Schools All Over the World

280萬人
日活躍用戶

2.5million Daily Active Users

57.4%
幾乎每天使用

54.8% Use Almost Every Day

服務費用

使用學校公用平板
使用個人專屬平板

$350/

容量:無限制<br>費用:永久免費

教師帳號
容量:無限制
費用:永久免費

容量:無限制<br>費用:首年免費

學生帳號
容量:無限制
費用:首年免費

個人資料保護機制

本公司已獲得
日本資訊經濟與社區振興協會 (JIPC) 頒發的隱私權標章

個人資訊保護措施

對應多元平台

單一帳號可用於登入多部裝置
iOS (iPad, iPhone), Chromebook, Windows (Edge/Chrome 瀏覽器), Android, Mac.

  • App Storeからダウンロード
  • Web version